古橋頭 作品

第八十二章 視田、緩令(六)

    “不了,”陳同袍哀嘆了一聲,皺著愁眉,怔怔地望向遠處,“還是等您看了這封文書再說。”

    “怎麼?”知府不再保持淡定,“晏相有什麼新的說法不成?”

    “唉,由大人自己看罷,”陳同袍將文書拍在桌上,“單說一句,自求多福。”

    知府瞅了他一眼,見其再無動靜,只好顫著手,把文書封皮拆開,一一視之,面如土色。

    “晏相令我等誅殺當道之人,如今即為胡之章、嚴來甫。我知道您怕這樣會亂了山東,但這是中書之命,本官只能執行。我在這裡特地告訴您,若日後山東真出了亂子,責任必然要落在府臺的身上。我到時會竭力營救,定能保你不死。”

    這幾句話像一道道震雷穿進知府的耳朵,他開始顯得茫然無措,但終究想不出一個解決的辦法,只好咬了咬牙,轉身就跪,把頭緊緊貼在了地上:“在下平素謹慎為官,待下吏亦甚親善,乃不想遭此橫禍……監學是久經風雨之人,萬望您能鼎力相助,莫使一方之民無辜受苦!”他上下的兩排牙不住地抖,話都說得磕磕絆絆,所幸陳同袍聽真切了。

    陳同袍將其扶起,看他雖似淡定,但整張臉都因過於緊張而麻木了,便攬過他的肩膀,嘆息道:“知府能料及百姓,實是不易,就憑此,我自然也要助你一臂之力。我看了田地之後,就知道這次的  興學新政是個死局。諸地官學皆與本地紳士互為表裡,學田的大權自然就由他們掌握。今日一旦擴建,其得利少,怎肯就範?如今僅一曲阜縣便出了兩位士紳攔阻,若放眼大江南北,豈不人人儘可殺之?人心惶惶,則聖人之教無從談起。”

    知府見他交心談了這麼多,慢慢放鬆了下來,亦與之言:“不止如此,這些地主多數兼任里正、保長之職,在百姓中深有德望,官府經常賴以約束鄉民,貫徹政策。今日盡數殺乾淨了,秩序當然要亂,這都是上頭沒考慮到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