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橋頭 作品

第八十一章 抗政、勢敵(四)

    鈕遠一直側著耳朵聽二人的談話,卻和什麼都沒聽到似的,並未捕捉到有用的信息。可他見柳鎮年答應的如此草率,便以為只是一件小事,沒有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可他哪知,這一著正是晏溫用來對抗自己的一步好棋!柳鎮年當然不會這麼簡單的答應下來,他於二人分別以後,便親自到中書省了解詳情,與洪李二人一直談話到了夜晚。他雖然憂及了二人的不和,同時懷疑這個方案的可行性,但也清楚朝局不能夠失衡,讓鈕遠無限度的做大,終究會引發柳黨內部的清算,將對形勢極其不利。最終便拍板決定下了晏溫的新政,使得這封奏書上達天聽。

    皇帝對於柳黨的詔書向來沒有任何異議,他按照桂輔的意見,寫了一份詔書作為答覆,其中內容繁多,可大體的意思很明確了,就是正式向外宣佈:晏溫的古學改革已經揭幕,將勒令各地官府興資辦學,並派監學官一名前去巡訪,並將當地情況報知朝廷,以展開更為激進的決策。

    大臣們紛紛擾攘,他們不是驚訝於這個‘古學’新政,而是晏溫與鈕遠的爭鬥已經擺在了明面上,幾乎要撕破臉皮了。皇叔太肅顯得格外興奮,他受了詔書,回到禁軍營裡,便與存肇說道:“柳黨中人人各懷鬼胎,我已久知,何曾想今日竟有此禍!朋黨內復生一黨,吾等可隔岸觀火,觀其衰敗矣!剷除柳賊,時日不遠!”

    宗室們倒可以在此時幸災樂禍,而同為清流的吏部則沒這麼多好心情,他們和晏溫一起擔起了這次新政的擔子,被迫站在了同一條道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