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橋頭 作品

第六十八章 政息、舉新(五)

    ‘適才議事還得把你、我分個清楚,如今就稱我們了……’葉永甲感受到了無比的諷刺。

    “畢竟大家如何爭,如何算計,終歸都要在皇上手底下辦事,一起維持好整個朝廷。所謂政治清明,其精髓便在於此。若似你悶頭求變,把眾人得罪個乾淨,誰人替你把控局面?亂哄哄地相互攻訐,但凡弄得一處脫節,久來的積弊必將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改革……”

    鈕遠勃然變色:“本相改革不求急效,行使些省臣威風,便已足矣。若真搞得風風火火,滿城風雨,叫天下百姓看了我等的笑話,那君父的威信何在?國家的尊嚴何在?我輩的顏面何在?葉侍郎,你講話也當知個輕重!”

    葉永甲聽完這番話語,方才徹徹底底的看明白,這群新興的所謂改革派,無非是那群守舊者換了一層面皮,除了將腳向外踏出了幾步,並無太多不同。他們或許叫‘柳黨’,或許叫‘清流’,在他眼裡如同水火的雙方,此刻竟像兄弟般緊緊團結;而永遠陷入孤立渾然不覺的,只有零星數人罷了。

    他從沒預料過這樣的情況,自陳州入南京,他見到的每個人都對柳黨滿是仇恨,豈得如此輕易的和解呢?世上還真有這樣的事,如今聽起來亦不離奇。黨與不黨,何曾是兩種意義。

    “屬下一定牢記……”葉永甲忽然感到心底有一種別樣的釋懷,他對鈕遠已無恨意了。

    “柳大人很看好你,”鈕遠的語氣稍顯緩和,“你的勁頭的確是當朝少有。如果腦袋裡別想這麼多東西,改革之路還是順利的。”

    葉永甲無話可說,草草行過禮後,便靜靜走出了這座府邸。‘夏人英當初的話也許是正確的……’他正站在空曠的大街上,瞭望遠處,前路茫茫,不知盡頭。

    皇帝諮詢了柳鎮年的意見,正式頒下了一道詔書——宣告兵部改革暫停,巡邊隊伍遣人撤回。

    兩名親侍快馬加鞭地行至宣化,石一義自是喜出望外,親自置酒招待,跪接聖旨。他連聲讚了好幾句‘聖上英明’,向南焚香祭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