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橋頭 作品

第六十六章 晉相、巡邊(六)

    “副官換來換去的,一年都要走幾批人,我們怎能對這幫來客服氣?”那軍士對自己的態度毫不隱瞞,“除非有石大人的親口吩咐,不然何以令眾!”

    葉永甲聽後大吃一驚,他轉身望著高大的城樓,呆怔無言。

    “您……問這些做什麼?”那軍士突然有所察覺,驚疑的目光望了過去。

    葉永甲渾身一顫,額頭沁出幾滴冷汗。他將衣襟稍拽:“沒什麼啊,軍國大事,吾身為朝官,必須知曉。今聞汝等團結一心,甚守成規,實屬欣慰。你們好好守城,莫要讓敵軍鑽了空子,本官要回去歇息了,告辭,告辭!”說罷,連作了兩個揖,就近從城樓旁的石階下去了。

    葉永甲又去面見了副都督等將官,這次不敢多問,遂扯了些沒用的閒話,便看日漸落山了。於是二人自宣化離開,返回綏狄。

    葉永甲在石府裡吃過晚飯,便忙不迭換了便衣,跑到蔡賢卿的住處,先把自己所探的消息都說與他聽,然後滔滔不絕地分析起來:“我一直懷疑石一義貪墨餉銀,別無他罪,誰知此人還有養私兵的意思。軍隊一敗塗地,他卻不吝封賞,這舉動不像在激勵殺敵,反倒似收買人心,把宣化當做自己的地盤。所謂無功不受祿,他整日以此犒勞兵將,也無怪乎頻出敗績了。”

    蔡賢卿道:“他的兵權這般牢固,的確不好動他。手底下好幾萬人,國家還得依賴他們打仗呢,總不能挑動起他們的不滿。”

    葉永甲笑道:“蔡老豈不知,‘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’的道理?石一義靠金銀累來的威望,我們也可用金銀瓦解之。”

    “此計甚妙,”蔡賢卿頷首,“不過銀子帶得不多,唯有二百餘兩,裝在箱裡,不知可足?”

    “目前夠了,”葉永甲聽到這個數字,放下心來,“我正準備派人回戶部,問鑄炮費的事兒,如果和宣化四十門炮的價對不上,那石一義的貪汙罪名就坐實了。順便取點銀子過來,這個不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