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橋頭 作品

第四十四章 接駕、復釁(一)

    但柳鎮年把握了朝中政局,形勢就陡然變化了。自其入京,滿朝皆目為權臣,許多重臣不附和其旨,便橫遭災禍,輕者遠遷邊府,重者擲在獄中,亂棒打死。

    眾臣惶惶不可終日,他們希望晏溫能夠作為忠勇之士站出來,他是朝中名望最甚的,只要他站出來,不僅柳鎮年不敢動手,其氣焰亦可削之大半。

    然而晏溫作為中書僅剩的重要人物,卻悄無聲息地走向了柳黨那邊,柳鎮年在朝中徹底站穩了腳跟。這般‘曲事之’的作為讓眾大臣滿腔憤懣,私下談論,皆暗自垂淚,泣言社稷將亡,怒罵晏溫‘背禮教而從賊臣’。

    但對晏溫來說,他並不覺得哪裡有違‘禮教’二字,便不管這些非議,仍然在研讀他的孔孟。他無時無刻不在背誦書裡的內容,在柳鎮年面前獻計時,他要說上一句;在大牢裡審訊敵黨時,也要背誦一番;甚至在刑場的刀刃斬下罪犯的頭顱時,還需默唸一段。

    在晏溫回想之際,柳鎮年大步踏上殿來,眾臣不敢怠慢,連忙抬起頭,裝出一副敬仰的目光來看他;唯獨晏溫,面若平湖,一動不動。

    “諸位公卿等久了吧,都辛苦了,”柳鎮年走到龍椅的下面,兩旁的太監為其搬出一張油亮的太師椅來,侍候其坐下。

    “皇上有旨,欲親往南京,諸公都看過了。但我想,事情不要搞得太過倉促,以失威儀。不如先這樣,先派使者去南京曉諭二公,讓那邊兒先把接駕的事弄好,鑾輿再走不遲,諸位意見如何?”他講話的速度很快,不容人有片刻思考的餘地。

    眾人齊聲唯唯道:“願從柳大將軍吩咐!”

    柳鎮年聽罷,低頭看向晏溫,二人四目相對,會心一笑。